MBA > MBA资讯

海西区构想 复旦EMBA管理前沿论坛走进厦门


  全球流动性泛滥产生的通胀压力,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的“二次探底”,欧元区缺陷造成的重大隐患,一系列问题不仅使世界形势日趋错综复杂,同时也在考验中国的决策智慧。7月9日,复旦大学EMBA管理前沿论坛走进厦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著名金融学教授孙立坚从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的专业视角,系统论述“十二五”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战略,并结合区域经济探讨海西区的发展构想。

  孙立坚教授首先用翔实的数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内需不足。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总量蓬勃发展,但国内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以及消费占GDP比重,均一路下降。着眼于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十二五”规划已确立经济转型产业新格局,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区域经济和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的典型格局是经济开发区,其核心为西进,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结构调整既包括宏观结构的调整,如确保经济增长与对通胀预期的控制,也涵盖了具体产业结构,如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海洋经济等。

  孙教授结合“微笑曲线”,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都是重视产业链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如产品研发与营销服务,而对于中间的生产组装低附加值环节则外包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因此,自主创新决定中国经济的话语权,金融强盛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自主创新方面,需要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鼓励民间投资既是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也是弥补国有资产退出之后缺口的需要。中国企业需要借助并购投资战略,对行业重组和经济改革发挥作用,进而走向全球。金融强盛则表现为人民币国际化,由周边贸易结算货币逐渐过渡为区域性投资货币,直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谈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构想,孙立坚教授认为必须要有清晰的定位。海西区是以台湾海峡为纽带,东临台湾岛、西接内陆广阔腹地、北承长三角、南连珠三角的具有特殊地缘经济利益和政治含义的小型经济板块。从区域关系看,是外凸弧形的地理凸出部,又是经济总量小的经济塌陷部。台海经济发展有地缘、血缘、文缘、法缘、商缘五大优势。从功能定位来划分的话,台湾地区偏重科学园区、营运中心、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西区则以保税、加工出口、吸引台商投资为重点。海西区的发展,需要坚持实行优惠的商品贸易政策。

  来自厦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的200名政府官员、企业界精英及复旦大学在厦部分校友到场听取了孙教授的精彩演讲。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