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 MBA资讯

MBA考研:毕业10年老兵关于联考的一点心得分享


  在论坛混迹多时,虽然本人考的是MBA,但因为这边人气比较旺,备考时经常来看看,受益良多。最近受朋友之托,写一下复习经验,顺便发到论坛,给备战2014的同学们点参考,也算是对潜水论坛多时的一点回馈吧。尽管分数和考MPACC的牛人相去甚远,但对于毕业一段时间的同学,也许有些参考价值吧。写的草,大家见谅。
  先简单说下本人的情况,本人资深80后,10年前本科毕业于北方的一所985高校,本次联考笔试210+,其中英语80+,复试后总成绩前10,已被一C9高校的MBA拟录取。
  本人从初中到大学成绩尚可,但毕竟10年基本没参加过考试,去年考职称算是考MBA前唯一的考试了,结果连答题卡都不会涂(有点寒啊)。因此,这个成绩多少有点出乎自己意料,不过偶然中也有些规律可循,鉴于具体的备考方略,大家写的都不少了,就简单谈谈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点吧。

  一、中等生心态
  这是本人一路走来最深的感触,比较适用于读书时成绩尚可,但却离开书本多年的童鞋,也适用于一些容易被完美主义控制的童鞋。其实管理联考相对于学硕考试,选拔性不算太强。300分拿到180分就可以上国内绝大多数重点高校MBA的学校线,折算成百分制不过60分;如果达到百分制的平均70分,就达到了210分,足以考很多院校的MPACC。这个算起来很简单,但在考试时却往往难以被贯彻。今年的MBA逻辑题很难,于是不少童鞋就被打乱了节奏,最后作文和数学也大受影响。
  其实,除了旨在冲击MBA状元榜眼什么的,或者是考名校MPAcc,需要220+以上的成绩外,具备一个中等生的心态,即不是每题必争,该放就放,反而效果更好,我这次考试做题的顺序相当不利(逻辑,数学、写作),做逻辑时觉得相当幻灭,但好在迅速调整思路,果断将逻辑放弃6题左右(主要是那几道连环套的题目),数学放弃3题,看似扔掉了近30分很可惜,但由于节约了时间,其他题目的正确率比较高,而且两篇作文因为时间充裕写的也比较出彩,终于把这局看上去毫无希望的棋盘活了。

  二、实战能力
  备考时不少同学在群里说,要夯实基础,不要过早进入真题阶段,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但在我看来,基础的修炼非一日之功,以英语为例,很多同学花费了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时间,都很难说把英语的基础打好,那么又怎么能指望用几个月的时间,使基础得到大幅提升呢?因此,我认为较早的接触真题和质量高的模考题很重要,熟悉自己做每套题的大致时间、难点出在哪里,哪些题型和知识点是几乎完全没有可能突破的部分,哪些是通过努力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的,甚至细微到答题卡怎么涂有效率,某种样式题目常选的选项等等,都是提升考试现场感的必要途径。相反,在基础上花费太多时间的同学,却有很多在考试的电光火石间因为基础未能有效的转化成得分能力而最终饮恨。

  三、尊重辅导老师
  这个话题说起来有点形而上,当然和本人比较相信因果有关,但即使从现实的角度,对辅导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其实也是利大于弊的。论坛上时常有褒扬某位老师而贬抑其他老师的帖子出现,比如数学的陈建老师算是相对公认较好的,其他的,如英语的曹和蒋、逻辑的饶与杨,写作的赵与陈,都是毁誉参半。其实我想说的是,能在全国的辅导老师各科排进前5名的老师,大多还是有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的,或许在一些细节上有些偏差,但还是完全具备指引大家达到国家线或者以上的能力的。自己不沉下心来思考老师的思路,却因为辅导老师的某些疏漏大为不满甚至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个并不是理性的态度。尤其是作为在商业社会中已经实践了若干年的MBA考生,看看这些还有些单纯的辅导老师,其实还是挺可爱的,不必过度苛责。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每科选择一至两位优秀的老师,听课或者看书,对考试还是会有一些积极的影响的。

  四、推荐书籍

  其实不少辅导书都是不错的,不过本着精炼的原则,我只选一本该学科中我认为较好的,仅代表个人观点。
  数学:《真题名家详解》;
  英语:《老蒋精读80篇》;
  写作:《写作高分指南》;
  逻辑:《逻辑分册》;
  最后,用《一代宗师》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期待着2014的同学能够梦想成真。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4935329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