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 MBA报考

李伟阳:“企业社会责任教材”新闻发布会讲稿


尊敬的陈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学们:

  大家好!

  在向大家汇报之前,我首先想声明一下,我出席本次会议的身份与我所服务的机构无关,我今天是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与大家分享个人的一些感受与认识。孔夫子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我个人认为,选择以什么样的角色站在这个讲台上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发言的内容。比如,如果我以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名员工发言,那么我就有责任介绍国家电网公司,这是我的身份使然、职责使然。但是,今天为了节约宝贵的时间和发言的坦率与方便,我希望以一个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发言。

  首先,我对今天发布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今天的发布会充分检验了2010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CSR”的教学成效。我个人认为,教学成果最好的载体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教材,二是学员。今天,在总结课程的基础上,研究生院成功发布了由彭华岗局长直接命名的教材《分享责任》,积极倡议“分享责任、和谐发展”,这可能是中国MBA教育的首本企业社会责任教材,很有特色,极具创新,富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同时,我还欣喜地看到了优秀的企业社会责任学员,无论是读他们提交的学术论文,还是听他们的成果发言,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冲击力与前瞻性,感受到了企业社会责任教学的成功与学员的成长。在此,我再次向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和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及参与这个课程的各位导师在这一年中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表示衷心的祝贺。此外,借此机会我个人也向社科院研究生院,向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陈理事长、彭副理事长、黄副理事长,中心钟主任,以及各位CSR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向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和课程的参与人员,我向大家汇报三点内容。

  第一点,对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谈点认识。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小的方面。

  第一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设计为必修课谈一点认识。我觉得社科院研究生院和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在陈佳贵主席、刘迎秋院长,以及研究生院的各位老师,能够选择开设企业社会责任必修课,真是创举。我个人认为这种选择充分体现了“六个字、三个词”,那就是“远见、目标、引领”。谈远见,是我认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第一个开设《企业社会责任》必修课的院校,真是体现了远见卓识。据我了解,北京大学开设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选修课,我本人也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清华大学可能开设了相关的短期课程如EDP项目;厦门大学也只是在经济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社科院研究生院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MBA教学的必修课,充分体现了难得的远见。讲目标,是指社科院研究生院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必修课,充分体现了社科院研究生院的MBA教育目标,即“世界眼光,本土经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世界企业发展的大潮流、大趋势,国资委黄淑和副主任在前不久的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央企业必须看到这种大潮流、大趋势,因此,研究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完全体现了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始终根植与内嵌于具体的社会发展阶段与特定的国情之中,无论是研究,还是实践,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本土经验。再次,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也完全体现了“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企业社会责任的精髓之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坚持人为目的、人为动力,坚持和谐发展、绿色发展,无一不体现人文关怀、人方情怀,最后,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塑造人、成就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做一个经世济民的君子。因此,我认为,如此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课程,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研究生院MBA教育的核心目标。最后一个词是引领。我相信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和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社会责任教育势必会引领一场势不可当的社会潮流,我坚信,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的高校将会开设企业社会责任必修课。

  第二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课程的单独设计谈一点认识。独立设计企业社会责任课程,我个人认为这非常难得,极具创新。纵观现在的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还是国内高校的相关课程设计,企业社会责任的教学往往冠之于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或者叫领导力与企业社会责任,或者企业与社会,课程的命名表明了它的视野可能聚集于伦理问题,或者公共关系问题,或者社会沟通等,我个人对此有着很不同的认识,比如,就商业伦理来说,众所周知,商业伦理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追求,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是组织层面的道德追求,企业确实是法人,法人有财产,也可以履行法律义务,或者拥有法律权利,但是组织不是人,企业法人并不可能是真正的人,企业不可能产生道德意愿。企业行为之所以会表现为对社会负责任,归根到底只是靠制度安排的结果。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必须研究企业的宏观和微观制度安排,个人层面的伦理道德追求,并无法直接推广至组织层面的商业道德追求,在MBA教学中将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相分离很可能是一种趋势。社科院研究生院在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过程,独立设置企业社会责任课程极具前瞻性、探索性,很了不起。

  第三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的实践导向谈一点认识。我个人认为,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实践导向的企业社会责任课程设计完全符合MBA教育和MBA企业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在逻辑。这里,我讲三点理由。第一,纵观全球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不难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走在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前头,纵观企业社会责任的百年发展历程,始终都是如此。因此,坚持实践导的课程设计逻辑是理性和高明的选择。第二,MBA的教学目的旨在为社会培养实践导向的社会精英,我们坚持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逻辑,符合MBA的教育设计逻辑。第三,成功的MBA教育的一个重要经验与要求就是问题导向,目前课程设计的问题导向十分明显,因为参与授课的多数老师,都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且也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他们在授课中会展示完整的问题解决逻辑,企业应该怎样认识社会责任?应该如何推进社会责任?在理解和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我们曾经碰到过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企业是如何解决的?可见,在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问题导向。

考研帮地方站更多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